代為理財收益增值稅如何交納?
理財產品與儲蓄存款相比,在流動性、風險、收益、交易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儲蓄存款流動性強可隨時支取,保本而且可以獲取規定的利息,而銀行理財產品流動性相對較差,通常會事先約定能否提前終止,終止的日期等,有時提前終止客戶還要承擔一些損失.與傳統存貸業務基本沒有任何關系,與證券、尤其是信托業務存在一定的相似和交叉.由于大部分理財產品無活躍的交易市場,無公開報價,價值難以衡量,客戶持有期間不得擅自轉讓只能持有至到期,除非銀行提前終結,因此,理財產品與金融商品有區別.從法律性質上看,客戶與銀行不是委托代理關系,而是根據理財產品的類別分屬于債權債務、信托和交易關系.
銀行對非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在會計核算上等同于信托,按資產管理業務分產品單獨建賬在表外核算,那么資產管理業務的營業稅如何處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信貸資產證券化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5號)規定,對受托機構從其受托管理的信貸資產信托項目中取得的貸款利息收入,應全額征收營業稅.該規定是對資產證券化的開始端征稅,
隨著銀行同業業務創新和快速發展,該規定已不合時宜.這是因為,銀行同業創新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通過交易實現信貸資產出表,一家銀行資產出表,可能到另一家銀行就入了同業資產,由于金融機構同業往來暫免征收營業稅,這樣一來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從應稅就變成了免稅.銀行表外核算募集的非固定收益類理財資金,產生的收益在所得稅前分配,自然就游離于營業稅征稅環節之外.
案例:理財產品所得收益要繳納增值稅嗎?
理財產品所得收益是否繳納增值稅,要區分品種和收益情形:1、七天通知存款利息不繳納增值稅 2、保本金融產品持有搜索期間收益和持有到期收到的"持有期間收益"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 3、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收益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持有到期贖回不征收增值稅 4、非保本金融產品持有期間收益和持有至到期贖回、持有到期的"持有期間收益"不征增值稅 5、非保本金融產品不到期轉讓收益按金融商品轉讓繳納增值稅.不清楚您所說的理財產品的類型,請您參考上述情形自行判斷
代為理財收益增值稅如何交納?以上就是小編在本文的全部闡述和觀點了,如果你有其他不懂的,可以進入會計學堂官方網站線上咨詢我們的老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