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檔案管理有哪些規定
一、財務檔案的保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相關規定,所有具有重要保存價值的財務檔案,包括但不限于會計憑證、賬簿、財務報告等,都應當妥善保存。對于電子形式的財務檔案,如電子簽名認證證書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其信息保存期限至少為電子簽名認證證書失效后五年。
財務檔案的保存期限通常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其中定期一般分為10年和30年。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二、財務檔案的管理和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要求,檔案館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建立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的安全。對于委托檔案整理、寄存、開發利用和數字化等服務的,應與符合條件的檔案服務企業簽訂委托協議,并約定服務的范圍、質量和技術標準等內容。
在使用財務檔案時,應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擅自運送、郵寄、攜帶出境或者通過互聯網傳輸出境。確需出境的,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會計檔案銷毀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會計檔案保管期限到期,由本企業的檔案部門和財務部門一起提出銷毀意見,共同鑒定、嚴格審查可以銷毀的會計資料,編造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清冊上要寫明銷毀會計檔案的名稱、卷號、冊數、起止年度、檔案編號、保管期限等內容。
之后本位負責人、檔案管理機構負責人和經辦人、財務部門負責人在銷毀清冊上簽署意見。
會計檔案銷毀工作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負責組織,財務部門需要派人員進行監銷。首先按照編制好的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的項目和需要銷毀的會計資料進行逐一清查核對;核對無誤之后,開始銷毀工作。電子會計檔案的銷毀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電子檔案的規定,并由單位檔案管理機構、會計管理機構和信息系統管理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完成會計檔案銷毀后,經手人在“銷毀清冊”注明銷毀日期和“已銷毀”字樣,并且簽章,并寫明監銷情況書面報告一式兩份,一份報本單位領導,一份歸入檔案備查。
會計檔案管理有哪些規定?通過上文小編老師匯總的相關資料學習,關于會計檔案的管理在日常的財務知識中肯定都是有所規定,作為企業財務會計檔案的管理也是財務人員日常需要掌握的技能,正常情況下會計檔案是不可以進行銷毀,也不可以隨意進行保存的,會計檔案作為后期財務核查的相關依據,那么小編老師倒是建議你們可以來本網站上進行學習,會有很多專業的會計老師在線為你們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