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2022-03-29 07:44 來源:網友分享
1502
外籍人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外籍人在境內獲取的收益同樣是需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那么針對外籍人員個人所得稅的減免需要滿足一定性的原則,比如說真實性原則、合理性原則、相關性原則等等.其他的規定資料小編老師都會在下述內容中進行闡述,對你們肯定有用.

外籍人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一是真實性原則,一般來講,免稅補貼必須是真實發生的費用,且是符合某個外籍員工實際情況的(如其房租不會遠遠超過其居住的某個區域的平均房租).

二是合理性原則,54號文件中提及就上述補貼合理的部分可給予免稅,但是并未對"合理的部分"作出具體規定.據我們的經驗,稅務機關一般會接受免稅補貼總額占基本年工資(不含獎金和其他一次性收入)的比例最高不超過30%至50%.同一企業中不同的外籍員工免稅補貼的比例,可依據其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在計算免稅補貼額度時,應將企業直接支付的房租和子女教育費等同外籍員工實報實銷的探親費、伙食費等相加總來衡量.免稅補貼的比例最終應由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確認.

三是相關性原則,即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是與54號文件中規定的免稅補貼直接密切相關的,如房租補貼可以免稅,但是企業代為支付的水、電、煤氣和網絡費用則不能免稅;如可以免稅的探親費用僅限于外籍員工本人的往返于我國的受雇地與其家庭所在地(包括配偶或父母居住地)之間搭乘交通工具且每年不超過2次的費用,所以外籍員工一年超過兩次的探親費用和其家屬的探親費用不可以免稅.并且免稅部分僅限于交通費用(如往返于機場的出租車費和機票費用),酒店住宿費用則不含在內.再比如,餐飲費用只限于餐廳開具的個人抬頭的餐飲發票,對于由超市開具的食品名目的發票不可以作為免稅依據.對于語言培訓費和子女教育費也有相關的要求,在這里就不一一闡述了.

四是系統性原則,即有一套完善的報銷制度和流程.外籍員工的雇傭或派遣合同(或合同附件)應寫明除了基本工資、獎金之外,企業會提供相關的補貼.無這些條款,也就無從談起去給外籍員工報銷這些補貼.一套完善的報銷制度還應包括:申請免稅補貼的資格(持有國外永久居留權的中國人應排除在外)、外籍員工的權利和義務(如何規避員工提供假發票的情形)、免稅額度、納稅調整的要求等.并且,需要企業財務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建立一整套報銷流程,真正走報銷之路.只有系統地建立了報銷制度,才能在優化稅收的同時規避風險.

五是完備性原則,即相關資料必須齊備.費用實際發生時,外籍員工應及時索要正規的、有加蓋財務章的發票(而不是收據).若是向個人房東索要房租發票,房東需要去稅務機關繳納5%營業稅后才能由稅務機關代為開具房租發票.企業亦應保留租房合同、語言培訓合同和子女教育合同復印件,以及報銷探親費用時的出租車票、租車發票、電子機票和登機牌等,以備主管稅務機關檢查之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了解到有些企業將上述費用作為免稅補貼處理時,直接從員工當月工資里面進行抵扣,自行認定免稅.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操作方法.我們建議企業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制訂相關的免稅補貼規定,收集有效憑證及證明資料,及時與主管稅務機關取得聯系并做好備案工作,在符合54號文件要求的前提下正確實施免稅補貼政策.

外籍人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

哪些情況下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以下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1)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級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2)儲蓄存款利息,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

(3)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和津貼;

(4)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5)保險賠款;

(6)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7)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8)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9)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10)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其中,國債利息是指個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行的債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福利費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以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提留的福利費或者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生活補助費;救濟金是指國家民政部門支付給個人的生活困難補助費.

依照我國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規定免稅的所得.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批準可以減征個人所得稅:

(1)殘疾、孤老人員和烈屬的所得;

(2)因嚴重自然災害造成重大損失的;

(3)其他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

外籍人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是怎樣的?綜合以上內容所述,其實我們都非常清楚外籍人員所得個人所得稅減免的政策在上文中都有詳細的介紹,并且針對外籍個稅減免的原則內容都有提及,如果你們對此內容還有其他的問題需要咨詢,小編老師倒是建議你們來本網站上免費搜索,還有專業會計老師指導你們學習.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文章
  • 如何有效防止電子發票重復報銷
    如何有效防止電子發票重復報銷?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作為負責企業發票管理的財務人員來說,防止企業電子發票重復報銷就是財務人員必備的技能;根據小編老師的經驗,想要防止電子發票重復報銷可以先審計發現的問題,對產生的問題進行核算,最后就是相關的審計建議的;與之相關的知識小編老師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對你們學習肯定都是有所幫助的。
    2025-07-05 12
  • 2025年最新企業社保繳費基數調整影響分析
    2025年最新企業社保繳費基數調整影響分析?按照最新政策的規定,針對企業社保繳納基礎的調整,這樣的調整對于很多企業和納稅個人來說都是有這非常大的影響;在企業的社保繳納技術調整中,養老基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在下述文章中小編老師將會通過社保繳納基數和養老保險之間的影響進行闡述的,相關介紹資料歡迎你們來閱讀下述文章,希望對你們理解學習有所啟發的。
    2025-07-11 9
  • 會計做賬時哪些費用發票最容易引發稅務風險
    會計做賬時哪些費用發票最容易引發稅務風險?根據小編老師多年的財務做賬經驗,企業會計人員在做賬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各種費用發票的稅務風險,這些風險對于合格的財務人員來說都是必要掌握的,因為文章篇幅的問題,小編老師今天將會在下述文章內容中羅列一些比較常見的風險點問題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后期處理費用發票風險有所幫助的。
    2025-07-12 5
相關問題
  • 老師,有關于軍人復原的個稅減免的相關規定嗎

    你好 個人所得稅方面,有兩個相關規定 ,你可以查閱一下: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隨軍家屬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稅〔2000〕84號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自主擇業的軍隊轉業干部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3〕26號

  • 老師,您好,關于公司為個人提供租房中,所規定的外籍是指國外的嗎?

    你好,港澳臺單位都算是的

  • 2019年最新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規定的書籍推薦

    這個最好是去看下課程,這個書籍沒政策更新的快

  • 外籍人個稅老的扣法是怎樣的

     一、概念不同   非居民個人是個稅法規定的一個名詞。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規定:“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非居民個人。”   而外籍個人并不是一個法律名詞,通俗的說,外籍個人就是非中國國籍的人士。   外籍個人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后,就成了居民個人。所以,外籍個人可能是居民個人,也可能是非居民個人。   二、專項附加扣除不同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二項:“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這一條款的規定,非居民個人不能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如果是外籍個人中的非居民個人,在2021年12月31日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1994]2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有關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54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港澳地區住房等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4]29號)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   如果是外籍個人中的居民個人,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第七條:“(一)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外籍個人符合居民個人條件的,可以選擇享受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也可以選擇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1994]2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有關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執行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54號)和《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籍個人取得港澳地區住房等補貼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財稅[2004]29號)規定,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但不得同時享受。外籍個人一經選擇,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二)自2022年1月1日起,外籍個人不再享受住房補貼、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應按規定享受專項附加扣除。”   三、稅收優惠不同   非居民個人的稅收優惠包括: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第二款:“非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條:“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超過90天的,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該雇主在中國境內的機構、場所負擔的部分,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   外籍個人的稅收優惠包括:   根據《財政部關于外國來華工作人員繳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80]189號):“   (一)援助國派往我國專為該國無償援助我國的建設項目服務的工作人員,取得的工資,生活津貼,不論是我方支付或外國支付,均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外國來華文教專家,在我國服務期間,由我方發工資,薪金,并對其住房,使用汽車,醫療實行免費“三包”,可只就工資,薪金所得按照稅法規定征收個人所得稅;對我方免費提供的住房,使用汽車,醫療,可免予計算納稅。   (三)外國來華工作人員,在我國服務而取得的工資,薪金,不論是我方支付,外國支付,我方和外國共同支付,均屬于來源于中國的所得,除本通知第(一)項規定給予免稅優惠外,其他均應按規定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對在中國境內連續居住不超過90天的,可只就我方支付的工資,薪金部分計算納稅,對外國支付的工資,薪金部分免予征稅。   (四)外國來華留學生,領取的生活津貼費,獎學金,不屬于工資,薪金范疇,不征個人所得稅。   (五)外國來華工作人員,由外國派出單位發給包干款項,其中包括個人工資,公用經費(郵電費,辦公費,廣告費,業務上往來必要的交際費),生活津貼費(住房費,差旅費),凡對上述所得能夠劃分清楚的,可只就工資薪金所得部分按照規定征收個人所得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20號)第二條:“下列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一)外籍個人以非現金形式或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伙食補貼、搬遷費、洗衣費。   (二)外籍個人按合理標準取得的境內、外出差補貼。   (三)外籍個人取得的探親費、語言訓練費、子女教育費等,經當地稅務機關審核批準為合理的部分。   (八)外籍個人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   (九)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外籍專家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可免征個人所得稅:   1.根據世界銀行專項貸款協議由世界銀行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外國專家;   2.聯合國組織直接派往我國工作的專家;   3.為聯合國援助項目來華工作的專家;   4.援助國派往我國專為該國無償援助項目工作的專家;   5.根據兩國政府簽訂文化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6.根據我國大專院校國際交流項目來華工作兩年以內的文教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負擔的;   7.通過民間科研協定來華工作的專家,其工資、薪金所得由該國政府機構負擔的。”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條:“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連續不滿六年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其來源于中國境外且由境外單位或者個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離境超過30天的,其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的連續年限重新起算。”

  • 關稅減免規定當中,法定減免稅和特定減免稅有什么不一樣

    你好,法定減免稅是指<<海關法>>中規定的減免稅的, 特定減免稅是指用在特地區域.特定企業.特定用途的,。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