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有10種,分別有品種法、分類法、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作業成本法、ABC成本法、加權平均法、最后進價法、批次先進先出法,具體如下:
1.品種法
品種法是以公司產品品種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分為產品的類別、種類、品種、規格等類別,適用于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類法
分類法是以公司產品類別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分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產品類別,適用于產品種類多而雜,但可按照一定標展進行分類的企業,例如鋼鐵廠等.
3.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制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制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制造等,亦可采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4.逐步結轉分步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后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制半成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和各步驟的半成品.
5.平行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是各生產步驟只歸集計算本步驟直接發生的生產費用,不計算結轉本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各生產步驟分別與完工產品直接聯系,本步驟只提供在產品成本和加入最終產品成本的份額,平行獨立、互不影響地進行成本計算,平行地把份額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
6.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核算法又稱ABC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準確真實.
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
7.ABC成本法
ABC成本法是一種將制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
8.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是在每發生一次庫存事務就進行一次庫存成本的重計算.
計算公式: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期初結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購入存貨數量)
本期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9.最后進價法
最后進價法是按照每一種庫存商品的最后購進的商品進價成本作為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時,先按最后一次購進的進貨單價計算,最后一次購進的商品銷完了以后,再依次向上一次推進計算.
最后進價法,在購進單價持續上升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高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低成本,毛利亦為最少.在購進單價連續下降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商品銷售成本為最低成本,而期末庫存金額卻是最高成本,毛利亦為最多.
10.批次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購入的商品進價作為出售或發出商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即先購入先銷售.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先入庫必須先發出的商品,如易變質的鮮活商品.
可以理解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計算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
成本核算的意義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并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并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以上詳細介紹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也接受了成本核算的意義.作為一名單位的財務工作人員,需要特別清楚,成本核算的方法一共有10種,比如,品種法、分類法、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作業成本法、 ABC成本法、加權平均法、最后進價法、批次先進先出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