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調整有哪些原則
下達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
預算調整的基本條件:市場環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等發生重大變化,致使財務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財務預算執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
(1)預算內的調整
對于不影響預算目標的業務預算、資本預算、籌資預算之間的調整,企業可以按照內部授權批準制度執行。鼓勵預算執行單位及時采取有效的經營管理對策,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
(2)預算外的調整
由預算執行單位逐級向企業預算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闡述預算執行的具體情況、客觀因素變化情況及其對預算執行造成的影響程度,提出預算的調整幅度。
財務管理部門對預算執行單位的預算調整報告進行審核分析,集中編制企業年度預算調整方案,提交預算委員會、企業董事會或經理辦公室審議批準,然后下達執行。
(3)預算調整事項應當遵循的原則:
①不能偏離企業發展戰略和年度預算目標;
②調整方案應當在經濟上能夠實現最優化;
③調整重點應當放在預算執行中出現的重要的、非正常的、不符合常規的關鍵性差異方面。
相關閱讀
預算編制的原則有哪些
政府預算的編制是有意識地確定和規范財政活動的計劃行為,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指導思想。目前預算編制采用的主要有四項原則:
(1)完整性原則。國家預算必須包括政府的所有財政收支。
(2)準確性原則。在編制政府預算時,財政收支數字應進行科學的測算。
(3)合法性原則。預算的編制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條文。
(4)年度性原則。任何一個國家的預算編制,都必須有時間的界定,通常為1年。
預算調整有哪些原則由會計學堂整理,說到預算,作為一個大章節,可以做考題的點很多,這算是送分題,本文就說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