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與優缺點分析

2018-05-16 09:42 來源:網友分享
5566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四種存貨計價方法,本篇文章將會分別給您介紹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這四種的優缺點,具體內容參考如下。

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與優缺點分析

答: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是制訂企業會計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選擇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將會導致不同的報告利潤和存貨估價,并對企業的稅收負擔、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種存貨發出時,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1、按單個成本計價的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任何時刻都能準確查詢存貨成本和出庫成本,而且一旦查詢完成,成本就不會再變化。相比之下,按平均成本計價的方式會隨著新品的入庫,導致庫內存貨成本和已出庫成本的不斷變化,這會造成統計結果不斷發生變化,給后續工的成本精確核查工作帶來極大難度。

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與優缺點分析

2、個別計價法更為靈活,但操作上略有不便,對于需要高頻出庫的系統,存在弊端。先進先出法能避免這個問題,同時,在進貨價快速上漲或下跌的時候,可以讓最新的存貨成本更為接近市值,因此,它也是被應用最廣的一種方法。

3、先進先出法雖然好用,但前提是實物的操作過程要盡量遵從先進先出原則,否則,也會出現賬實不符的差異。

4、“移動平均法”會造成成本的高頻變化,而
“全月平均法”會造成必須等到月末時點,才能準確判斷成本。這兩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它們會使庫內的同類存貨在單個時間點上有相同的成本(如果統計時間點變化,成本也隨之變化),從而使得總成本計算相對容易。

看完了會計學堂的上述分析,對于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您現在清楚了嗎?同時還有于存貨計價這四種方法的優缺點,希望您可以記住。更多會計知識,盡在本網站的文章更新。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存貨計價方法有多種,它們之間的優缺點,新設企業如何選擇

    您好,存貨計價方法有多種,它們之間的優缺點如下,新設企業一般選擇加權平均法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種存貨發出時,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并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后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貨后,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1種方法。計算公式:庫存原有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采用移動平均法能夠使企業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由于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即:每次(批)存貨發出成本=該次(批)存貨發出數量X該次(批)存貨實際收入的單位成本除上述計價法外,還有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但前五種方法屬于企業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存貨期末計價通常是以實際成本確定。但是.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一較為廣泛的方法——成本(實際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 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哪些?各種計價方法的優缺點是什么

    計價方法: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1.個別計價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咱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扣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先進先出法: 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動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此方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發收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 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3.月末加權一次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進貨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除以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計算發出存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存貨成本 + 本月進貨存貨成本)÷(月初存貨數量+ 本月進貨存貨數量)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 存貨單位成本 × 本月發出存貨數量 本月月末

  • 什么是存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幾種!優缺點及適應范圍是什么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1]。 存貨的分類   存貨分類為:在途物資、原材料、在產品、庫存商品、發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等七大類。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1.個別認定法   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 (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入存貨的總成本)/(期初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期購入存貨的總數量)   本期發出存貨成本=本期發出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末結存存貨的數量×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的單位成本=(上次結存存貨的成本+本次購入存貨的成本)/(上次結存存貨的數量+本次購入存貨的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 = 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結存存貨的單位成本   期末結存存貨的成本=期末結存存貨的數量×期末存貨的單位成本   4.先進先出法

  • 什么是存貨?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有幾種!優缺點及適應范圍是什么

    比如原材料,產成品等 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 會計信息系統開發方法有哪些?選擇兩個方法簡要概述其優缺點

    http://www.docin.com/p-752025380.html 看看這里對你有幫助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