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繳納遞延所得稅要如何入賬?

2018-04-27 15:12 來源:網友分享
3258
遞延所得稅又分為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那么,公司繳納遞延所得稅要如何入賬?繳納遞延所得稅的會計分錄應該如何編制?詳見下文。

公司繳納遞延所得稅要如何入賬?

遞延收入的賬務處理:

企業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應收或收到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在相關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分配遞延收益時,借記遞延收益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 、"管理費用"等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準則確認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負債.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三、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主要賬務處理

公司繳納遞延所得稅要如何入賬?

遞延所得稅的會計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盈余公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公司繳納遞延所得稅要如何入賬?應設立"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責"兩個會計科目進行核算,歡迎咨詢會計學堂.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遞延所得稅匯算清繳如何調整

    遞延所得稅資產賬務全處理過程及匯繳填報

  • 遞延所得稅如何做賬呢

    1、按照企業的利潤計算的實際應該繳納的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2、由于納稅差異的存在產生了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影響的所得稅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3、遞延所得稅負債影響的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上面三個分錄合起來,就是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企業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負債

  • 遞延所得稅匯算清繳如何調增

    你好,學員,這個看業務性質的,學員

  • 如何識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是區別兩者呢,還是不知道什么情況會出現這兩者

  • 如何理解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分別代表什么?

    遞延所得稅,在會計上已經入賬但在稅務上尚未入帳的一項收入而引起的負債,這項負債記入資產負債表。 遞延所得稅,在會計科目上分為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 字面理解,遞延,就是將所得稅遞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遞延,就是時間性差異。永久性差異是不會遞延的,不交就不交,多交就多交了。 一般來說,按稅法調整納稅申報表上有一個應交所得稅額。該應交所得稅是按稅法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的,其中包含了和會計利潤的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   得稅費用(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的確認方法有兩種:應付稅款法和納稅影響會計法,不管企業采用核算方法,其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也就是應納所得稅額都是一樣的.在應付稅款法下,不確認時間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因此,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和企業應納所得稅額是一致.而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要確認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費用確認的影響,因此,會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遞延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應交所得稅確定下來了(納稅申報表匯算清繳算出數據),但是,里面的時間性差異如何在賬面上體現呢?所以,就通過“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兩個科目調整,將理應歸屬于以后期間的所得稅費用挪后,將應歸屬于本期的所得稅費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所得稅費用 借: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