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計入其他資本公積
資本公積是與企業收益無關而與資本相關的貸項.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于投資者、并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我國會計準則所規定的可計入資本公積的貸項有四個內容:資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
營業外收入是一種收入,和營業無關的收入.比如罰款收入,比如處置固定資產利得,比如政府補償金等
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資本溢價(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等各項來源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外,因其他來源或原因形成的資本公積,其中主要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它是由特定資產的計價變動而形成的,當特定資產處置時,其他資本公積也應一并處置.因此,其他資本公積不得用于直接轉增資本(或股本)
其他資本公積是屬于什么科目
資本公積是所有者權益類科目,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是它的明細科目. 新準則中規定,企業形成的資本公積在"資本公積"賬戶核算.該賬戶按"資本溢價"和"其他資本公積"兩個明細科目進行會計核算.
1.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利得,除減值損失和外幣貨幣性金融資產形成的匯兌差額外,借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損失,做相反的分錄.
2.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根據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協議授予職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務的,應按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計入其他資本公積;在行權日,應按實際行權的權益工具數量計算確定的 金額,轉為 實收資本和資本溢價.
3.持有至到期投資轉換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企業將 持有至到期投資轉換為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時,轉換日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其他資本公積;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與其相關的原計入其他資本公積的余額,應在該項金融資產的剩余期限內進行攤銷;
4.享有的被投資單位資本公積變動份額.在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資本公積發生變動,企業應按持股比例計算享有的份額,計入其他資本公積;
上文講訴了什么時候計入其他資本公積,我們知道在以上的四種情況下都是可以計入其他資本公積的,其他資本公積的含義也很重要,大家務必融會貫通,把知識點巧妙的運用到工作中去.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會計學堂的在線答疑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