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報是根據什么數據申報呢
第一季度是本期數:1-3月累加,本年累計數1-3月累加第二季度是本期數:4-6月累加,本年累計數1-6月累加以此類推.
按月份或季度預繳稅款的納稅人,應在月份或季度終了后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并預繳稅款.其中,第四季度的稅款也應于季度終了后15天內先進行預繳,然后在年度終了后45天內進行年度省報,稅務激光在5個月內進行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表頭項目:
"稅款所屬期間":納稅人填寫的"稅款所屬期間"為公歷1月1日至所屬月(季)度最后一日.
"納稅人識別號":填報稅務機關核發的稅務登記證號碼(15位).
"納稅人名稱":填報稅務登記證中的納稅人全稱.
所得稅預繳申報表的填表說明
1、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2、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費用)填報.
3、第4行"利潤總額":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其中包括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可以自在本行填寫按本期取得預售收入計算出的預計利潤等.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填報企業所得百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第4行"利潤總額"修改為"實際利潤額".填報說明第4行"實際利潤額':填報按會計制度核算的利潤總額減除以前年度彌補虧損以及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后的余額.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比照填度報.房地產開發企業本期取得預售收入按規定計算出的預計利潤額計入本行.
在季報中,有著本期金額,這里的本期不是指當月的,而是三個累計相加的金額,其中的本月數才是當月的.以上就是季報是根據什么數據申報呢的全部解答了,大家都明白了嗎,不懂的請點擊會計學堂的彈出窗口,專業老師一對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