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納稅基數怎么算

2019-12-26 15:53 來源:網友分享
7694
眾所周知,最近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將進行改革,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將會發生變化.那么,工資扣稅基數是怎么算?工資交稅計算,是怎樣的?臨時工工資稅前扣除合法嗎?下面,就由小編來詳細說明一下工資納稅基數怎么算?

工資納稅基數怎么算

工資扣稅基數不是算出來的,是個人所得稅稅法規定的.

工資扣稅基數,也就是稅前工資=應發工資-五險一金-其他項扣除+其他項收入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2018年9月1日起調整后,也就是2018年實行的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稅免征額3500元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起征點是5000.

資交稅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7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7000-5000)×3%-0=60(元).

工資納稅基數怎么算

臨時工工資稅前扣除合法嗎

案情簡介:

稅務機關在對某企業2013年度納稅情況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將2013年全年"非雇傭"的臨時工工資作為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在當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做了稅前扣除.

對此,稅務機關認為,沒有取得合法有效的發票,不得在稅前扣除,應納稅調整增加該企業該年度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如有補繳稅款應加收滯納金,同時應按《征管法》的規定進行處罰.

稅法分析: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前款所稱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員工的所有現金形式或者非現金形式的勞動報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年終加薪、加班工資,以及與員工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支出.

因此,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必須是支付給在本企業任職或受雇的員工.

企業的臨時人員分為具有雇傭關系的臨時人員和非雇傭關系的臨時人員,企業支付給具有雇傭關系的臨時人員的工資報酬,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有關工資、薪金稅前扣除的規定,準予計入工資、薪金總額在稅前扣除;企業支付給非雇傭關系的臨時人員的勞務報酬,只要勞務關系真實、合理,其支付的勞務報酬,可以依據合法有效的發票憑證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關于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企業因雇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并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于工資薪金支出的,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溫馨提醒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支付給非雇傭的臨時工勞務報酬應向對方索取合法有效的發票作為憑證,否則不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工資納稅基數怎么算,會計學堂小編知道作為納稅人,最關注的無疑是法定扣稅標準.去年年底新個稅法重新規定了工資扣稅的標準.扣稅工資基數從5000元開始.相關問題大家可以查看上文詳情,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咨詢.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您好老師,工資8000,社保繳納基數是怎么算,個稅怎么算

    你好,繳費基數是根據你的額工資計算的,個稅也是

  • 平均工資12000元,社保繳納基數怎么計算?

    同學你好,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的情況而定。 繳費基數的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于上一年度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限和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雇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于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于10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進行公布。   繳費基數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一年一定,中途不作變更。每年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 如果稅后工資是4500,那含稅基數怎么算,稅前工資怎么算

    您好 稅后收入=稅前收入-{(稅前收入-扣除費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稅前收入=(稅后收入-扣除費用*稅率-速算扣除數)/(1-稅率)

  • 工資8千,個稅怎么算,社保基數怎么算

    你好,這個是剛入職的員工嗎 個稅(8000-5000-個人負擔的社保公積金)*3%

  • 年報公示里面的單位繳納基數是怎么算的,我們員工的工資都是低于社保繳納基數3563的。是按照實際工資作為基數還是沒有的到3563的按照3563作為基數

    你好!是你繳納社保的基數啊。你每個月交社保的時候有個基數。加起來。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