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
固定資產折舊率
固定資產折舊率實際就是指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折舊額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公式為: 固定資產折舊率=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 按計算方法可分為個別折舊率、分類折舊率、綜合折舊率; 按期間計算,可分為年折舊率和月折舊率。 個別折舊率,是根據某項固定資產的原值與預計使用年限計算出來的折舊額占該項固定資產的原值的比率。 分類折舊率,是按照固定資產的類別,分類計算的平均折舊額占該類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 綜合折舊率,是按全部固定資產綜合計算的平均折舊額占全部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
-
固定資產清理
固定資產清理是因磨損、遭受非常災害和意外事故而喪失生產能力,或因陳舊過時,須淘汰更新的固定資產,所辦理的鑒定、報廢、核銷資產、處理殘值等項工作的總稱。固定資產清理的賬務處理如下: 1、出售、報廢和毀損的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 累計折舊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清理費用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銀行存款, 3、需要繳納的稅費,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4、收回出售固定資產的價款、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時, 借:銀行存款, 原材料等, 貸:
-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是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變化情況。包括房產、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企業用于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等。 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固定資產再生產活動。固定資產再生產過程包括固定資產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擴建、新建等活動。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
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也稱固定資產利用率,是企業銷售收入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率。固定資產周轉率表示在一個會計年度內,固定資產周轉的次數,或表示每1元固定資產支持的銷售收入。 固定資產周轉率有三種: (1)固定資產周轉率 = 營業收入 / 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平均凈值=(期初凈值+期末凈值)÷2, (2)固定資產周轉天數=360/固定資產周轉率, (3)固定資產與收入比=平均固定資產凈值/銷售收入。 一般來講固定資產周轉率在0.8-1之間比較正常。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或者其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這種情況稱之為固定資產減值。如果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應當按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并計入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從“資產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的角度出發,對可收回金額與賬面價值進行定期比較。當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時,確認固定資產發生了減值,要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從而調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以使賬面價值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該資產在當前市場上的實際價值。
-
固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凈值也稱為折余價值,是指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后的凈額,反映的是資產的帳面價值。 它可以反映物流企業實際占用在固定資產上的資金數額和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這種計價方法主要用于計算盤盈、盤虧、毀損固定資產的損益等。主要的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固定資產凈值率=(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