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師,我們公司是做汽車銷售,帶著汽車貸款金融的業務,業務是這樣,我們上面的A公司去申請貸款,把車輛貸款給我們公司,我們在把這部分貸款給汽車銷售商,等還款的時候買車的客戶在分期給A 公司,我們公司的公賬會走賬 A 公司貸款—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在打給銷售商 但是錢回來的時候就直接付A 公司了 這類的業務這樣做可以么?
明理的耳機
于2019-10-02 15:34 發布 ??2469次瀏覽
- 送心意
陳詩晗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
2019-10-02 15:59
可以按你這樣操作處理的,同學
相關問題討論

可以按你這樣操作處理的,同學
2019-10-02 15:59:48

一般情況下按經營租賃業務來做收入,在租賃期分攤確認。借 應收賬款 貸 主營業務收入 借 銀行存款貸 應收賬款
2019-08-29 13:44:26

同學你好
借銀行
貸長期應收款
這樣
2023-07-14 10:14:36

借:銀行存款 10萬
貸:其他應收-客戶車款 10萬
借:其他應收款-客戶車款 9.5萬
貸:銀行 9.5萬
借:其他應收-客戶車款 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
貸:應付工資-提成 4000
是這樣處理嗎?
2018-06-26 16:27:02

借:融資租賃資產
貸:銀行存款
借:應收賬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銀行存款
貸:融資租賃資產
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管理費用
貸:銀行存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可以參考下這個例題
例1:某甲客戶(承租方)在本市乙汽車經銷商(出售方)看中一輛A品牌的二手車,價格為175,000元,最后由丙汽車服務公司(出租方)把該二手車買下來通過“以租代購”的業務形式將該車輛租給甲,租賃期3年,租賃期屆滿后車輛無條件過戶俾甲,甲在租賃日支付的首付款為72,500元,每月支付租金3,700元,共36期,丙汽車服務公司在交易過程中支付的各種費用合計1000元。(上述車輛在租賃期屆滿后無條件過戶俾甲符合準則規定的用于判斷是否屬于融資租賃的標準之一“在租賃期屆滿時,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因此該業務的實質為“融資租賃”)。
(一)出租方取得商務部頒發的融資租賃牌照具有融資租賃資質
從2016年5月1日開始,全國范圍內的所有行業實施營改增,也包括融資服務業,同時對商務部系融資租賃公司資本限制做了要求,從此前的“注冊資本”達到1.7億元,調整為“實收資本”達到1.7億元,相當于從認繳變成實繳,對取得融資租賃資質的公司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這些公司經營的二手車以租代購業務可以直接按融資租賃的要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
①丙汽車服務公司購買乙汽車經銷商出售的汽車會計處理為:
借:融資租賃資產175,000
貸:銀行存款175,000
②在租賃開始日,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由初始直接費用及開始日最低
租賃收款額相加之和,因為沒有擔保余值且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等于公允價值,丙汽車服務公司在融資租賃開始日收到甲的首付款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133,200
銀行存款72,500
貸:融資租賃資產175,000
未實現融資收益30,700
③在對初始直接費用進行會計處理時,通常出租人與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具有一致性,初始直接費用主要包括傭金、印花稅、差率費、律師費及談判費等,需要將其確認為當期費用,丙汽車服務公司支付直接費用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1000
貸:銀行存款1000
④丙汽車服務公司收到第1期租金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4,329
貸: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3,700
后面每期收到租金的處理同上
⑤在對各期的融資收入進行確認時,需要采用實際利率法對融資收益進行確認,計算實際利率過程如下:
175,000-72,500=3,700(P/A,I,36)
利用插值法求得內含報酬率(分攤率)I=1.49%
根據分攤率計算每期應確認的融資收益如表1:
第1期末確認融資收益的會計處理為: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1787.88
貸:租賃收入1528.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259.78
第2期末確認融資收益的會計處理為: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1749.99
貸:租賃收入1495.7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254.27
第3期至第36期的會計處理依此類推:
⑥租賃期滿時,丙汽車服務公司把汽車過戶到甲個人名下,無需進行會計處理,只需要備查登記。
⑦繳納的相關稅費(只考慮增值稅):
繳納增值稅合計:
30,700*17%=5,219元
2018-10-18 18:52:15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
明理的耳機 追問
2019-10-02 17:13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10-02 17:15
明理的耳機 追問
2019-10-02 17:17
陳詩晗老師 解答
2019-10-02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