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安置土地的土地增值稅怎么計算?

2018-09-21 10:23 來源:網友分享
1629
土地增值稅的問題在會計中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它的計算問題,一直是一個重點問題.那么接下來會計學堂的老師就來為大家解答相關的拆遷安置土地的土地增值稅應該怎樣進行計算的問題,請閱讀下文.

拆遷安置土地的土地增值稅怎么計算?

(一)房地產企業用建造的本項目房地產安置回遷戶的,安置用房視同銷售處理,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清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187號)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確認收入,同時將此確認為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拆遷補償費.房地產開發企業支付給回遷戶的補差價款,計入拆遷補償費;回遷戶支付給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補差價款,應抵減本項目拆遷補償費.

(二)開發企業采取異地安置,異地安置的房屋屬于自行開發建造的,房屋價值按國稅發[2006]187號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計算,計入本項目的拆遷補償費;異地安置的房屋屬于購入的,以實際支付的購房支出計入拆遷補償費.

(三)貨幣安置拆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憑合法有效憑據計入拆遷補償費.

拆遷安置土地的土地增值稅怎么計算?

征收方式:

第一步;核定征收,按照轉讓二手房交易價格全額的1%征收率征收,這種模式類似于目前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方式.如成交價為50萬元,土地增值稅應為500000×1%=5000元.

第二步;減除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后,按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征收.其中又分兩種情況,一是能夠提供購房發票,二是不能夠提供發票,但能夠提供房地產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

1、能夠提供購房發票的,可減除以下項目金額:

(1)取得房地產時有效發票所載的金額;

(2)按發票所載金額從購買年度起至轉讓年度止每年加計5%的金額;

(3)按國家規定統一交納的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稅金;

(4)取得房地產時所繳納的契稅.

2、不能夠提供購房發票,但能夠提供房地產評估機構按照重置成本評估法,評定的房屋及建筑物價格評估報告的,扣除項目金額按以下標準確認:

(1)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時所支付的金額證明;

(2)中介機構評定的房屋及建筑物價格(不包括土地評估價值),需經地方主管稅務機關對評定的房屋及建筑物價格進行確認;

(3)按國家規定統一交納的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和價格評估費用.

關于拆遷安置土地的土地增值稅怎么計算的問題,上述文章進行了解答.除此之外,文章還闡述了相關的土地征收的方式.更多相關資訊盡在會計學堂.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相關問題
  • 老師,拆遷安置房土地使用稅能減免嗎?

    您好,棚戶區改造的免征此稅種

  • 土地帳面80萬,因拆遷土地使用權滅失,不再購置,安置職工費100萬,收到拆遷補償款230萬,如何做分錄?

    同學好 收到補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專項應付款 支付安置費時 借:專項應付款100 貸:銀行存款100 沖銷賬面成本 借:其他應付款80 貸:無形資產80 余額轉入資本公積

  • 房地產企業拆遷安置戶拆一賠一上房,增值稅怎么計算?

    您好,以拆遷還建的房產,作為房地產開發方,在銷售不動產計稅營業額的確定上,應當區分三種不同情況:   第一種情況:原地還建。被拆遷方還建房產所占的土地使用權仍為被拆遷方原有土地使用權一部分的。如:某開發商與被拆遷方協議:所開發的商品房的一樓門面房全部歸被拆遷方所有,二樓以上為開發商所有。那么一樓門面房就應視同開發商銷售給拆遷方的不動產,在核定銷售不動產計稅營業額時,不應當按一樓門面房的公允價值(即市場價格)作為計稅營業額,因為公允價值中是包括一樓門面房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在內,而作為開發方與被拆遷方之間并不存在:被拆遷方先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開發商,然后開發商再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被拆遷方的這一過程,對被拆遷戶還建的這一部分房產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并沒有發生轉移,其土地使用權仍為被拆遷戶所有;也不應當按所還建的建筑物的公允許價值確定,因為其銷售取得的經濟利益并非是其建筑物。房地產開發方取得的經濟利益為被拆遷方的房產,所以,應當按被拆遷方房產的公允許價值確定其增值稅的計稅營業額。   第二種情況:易地還建。被拆遷方所還建的房產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與被拆遷方原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之間不存在任何聯系的。如開發商與被拆遷方協議:按原住房面積1:1.15的比例還建。房屋被全面拆除并重新規劃新建。那么被拆遷戶還建的房產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與其原有房產所擁有權不存在任何的聯系,作為開發商為取得被拆遷土地使用權所付出的代價不僅僅就是建筑房屋的成本,還包括另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的價值,也就是說開發方與被拆遷方還存在著以土地使用權換取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所以,對此還建的房產應當按公允價值(公允價值中就包含有土地使用權的價值在內)作為開發方銷售不動產的計稅營業額。   第三種情況:按質作價互找差價。如果除還建的房產之外,另有貨幣、貨物或其他經濟利益交易的,則計算計稅營業額時:對開發方另外收取房屋補價的,應當一并作為計稅營業額;對開發方支付給被拆遷方房產補價的,應當從其計稅營業額中扣除。   2.企業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房地產開發業務征收企業所得稅總是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6)31號)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將開發產品用于抵償債務、換取其他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非貨幣性資產等行為,應視同銷售,按銷售與購買兩筆業務處理。在確認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根據企業所得稅規定,非貨幣性交易應當按公允價值即市場價格進行確定。對房地產開發企業換入的拆遷戶的非貨幣性資產(房屋、土地使用權),如能提供真實合法憑證(合同、發票等),可以按照配比原則,分配計入各成本對象中按規定扣除。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拆遷還建房產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房地產開發企事業的回遷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可交付使用的當月。   3.印花稅   采用以貨換貨方式進行商品交易簽訂的合同,拆遷還建交易中,雖然房地產開發方與被拆遷方只簽訂了一次合同,但實質上是發生了兩次產權交易:對被拆遷方將原有房產轉讓給開發方,發生了產權轉移行為,應當按產權轉移書據的萬分之五征收印花稅;同時,開發方產針所開發的房產銷售給被拆遷方,雖然并未辦理產權手續,但房屋的所有權應當是屬房地產開發商所有。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四條規定:“對商品房銷售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征收印花稅。”印花稅的計稅依據同營業稅的計稅依據。   4.契稅   根據契稅條例及其《細則》的有關規定:承受土地使用權、房屋權屬的行為應當繳納契稅。但在契稅的計稅依據上,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所謂土地使用權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相互交換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房屋交換,是指房屋所有者之間相互交換房屋的行為。對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交換價格不相等的,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對交換價格相等的,免征契稅;對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之間相互交換的,交換價格不相等的,同樣是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繳納稅款;對交換價格相等的,同樣是由征契稅。由此,對拆遷還建房產,如果開發方除還建的房產外,另外向被拆遷戶支付了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開發方應當就另外支付的部分按規定的稅率繳納契稅;如果開發方與被拆遷戶純粹是以房換房(或以地換房),雙方互不找差價的,則不繳納契稅;如果開發方只是給予被拆遷戶補嘗費,即不存在還建房產的,則開發方應當按所支付給被拆遷戶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計稅依據,依照規定的適用稅率繳納契稅。   5.土地增值稅   根據土地增值稅政策規定,以房換地,應視同銷售征收土地增值稅。房屋銷售收入按公允價值計算。土地增值稅以轉讓房地產的增值額為稅基,采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首先以出售房地產的總收入減除扣除項目金額,求得增值額;再以增值額同扣除項目相比,其比值為土地增值率;然后根據土地增值率的高低確定適用稅率,用增值額和適用稅率相乘,求得應納稅額。土地增值稅的稅率為: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的比率不超過50%的部分,適用稅率為30%;超過50%-100%的部分,適用稅率為40%;超過100%-200%的部分,適用稅率為50%;超過200%的部分,適用稅率為60%。

  • 老師,計算土地增值稅允許扣除項目中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包含土地出讓金和契稅嗎?

    土地出讓金和契稅是扣除范圍,包含的

  • 下列關于土地增值稅清算中有關拆遷安置費的處理,不正確的是( )。A. 房地產企業用建造的該項目房地產安置回遷戶的,安置用房視同銷售處理,按照規定確認收入,同時將此確認為開發項目的拆遷補償費B. 房地產企業用建造的該項目房地產安置回遷戶,回遷戶支付給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補差價款,計入拆遷補償費C. 開發企業采取異地安置,異地安置的房屋屬購入的,以實際支付的購房支出計入本項目的拆遷補償費D. 貨幣安置拆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憑合法有效憑據計入拆遷補償費安置用房視同銷售同時計入拆遷補償費 為什么還要確認為收入? 回遷戶補的差價不就是遞減拆遷補償費的么,計入拆遷補償費有什么錯呢?

    比如,你建安置房給住戶,那么你這個安置房給住戶,視同銷售,這是為了房子房開企業偷稅漏稅,批準不視同銷售,可能很多企業出售的房子他可以說是安置房。所以視同銷售。 然后你支付的補償款正常作為你的開發成本,這個不沖突。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