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購商譽是如何計量的?
一種是割差法.即按照被 并購 企業 總體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各單項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之和的差額來確定購買商譽.用公式表示為:商譽價值=購買 總成本 -(取得的 有形資產及可辨認無形資產公允價值總和-承受之負債公允價值總額)=購買總成本-購買的凈資產公允價值.其關鍵是如何正確地確定有關可辨認資產的 公允價值,以及這些公允價值與估計的企業整體的公允價值是否能真正代表企業的未來價值.
第二種是超額收益本金化價格法.這里的 "超額收益"是指比同行業的 平均利潤更高的 利潤.采用這種方法的基本步驟是:(1)計算企業的超額收益.超額收益=實際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預期 投資報酬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同行業平均投資報酬率.(2)將超額收益按選定的投資報酬率予以 資本化.商譽價值=超額收益÷選定的投資報酬率.這種方法是以假定獲取超額收益的 能力將永遠持續為基礎的.而事實上,這種可能性極小.
第三種是超額收益折現法.即把企業可 預測的若干年預期超額收益依次進行折現,并將 折現值匯總以確定企業商譽價值的一種方法.它將商譽視為企業獲取未來超額收益的能力,認為由于商譽為企業所創造的是超額的收益(例如,超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收益),所以這種超額收益的 現值可以作為對商譽價值的一種計量.此時,商譽價值=超額收益÷ 平均利潤率.這種方法的不足在于缺乏可靠性.估計企業未來的 贏利能力,賺取超額收益的持續時間以及選擇確定恰當的 折現率等都是建立在人為假設上的.
外購商譽的稅前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
第六十七條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準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于10年.
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準予扣除.
上述文章對外購商譽是如何計量的闡述了它得三種計量方法.除此之外,文章還講解了外購商譽稅前扣除了問題.看完文章,相信你已經有所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