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業維修費用稅收幾個點

2020-01-08 13:07 來源:網友分享
5471
近年來,隨著我國船舶工業的快速成長和沿江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儀征依托長江獨特的資源優勢,推進船舶工業集聚發展,逐漸形成長江北岸現代化造船產業廊道,對于推進該市新型工業化進程,拉動稅收穩定增長具有積極作用.但同時,由于船舶生產周期長、資金投入大、成本核算復雜等特點也給稅收管理帶來了新的課題.那船舶行業維修費用稅收幾個點?

船舶行業維修費用稅收幾個點

加工修理修配是16%.

目前船舶行業稅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造船企業生產周期長、庫存材料多,稅款界定難.造船企業的原料購進與產品交貨存在時間差,一般造船企業在按合同交貨時才開具發票,原材料卻是長期購進,由于船舶生產周期長往往造成企業長期無稅可繳.而受征管水平的限制,對船舶噸位測算、耗用鋼材計算、邊角廢料率、銷售成立時間與計稅價格的確認以及來料加工、自營加工等問題目前也難以準確界定.另一方面,大量外包工程隊在船廠承包造船業務,有些船廠為了達到減少成本的目的,就把支付外包工程隊的工程款納入本企業工資科目進行核算,無形中也延緩和減少了稅款.

(二)對中小造船企業稅款征收難.中小造船企業財務核算相對不夠健全,按雙方協議合同生產,有時僅憑口頭協議,在購買鋼板、發動機等船舶物資時不索取發票,銷售也不開票,大量現金交易.同時,由于修理維護保養船舶業務的不確定性,客觀上給這些小規模船廠造成偷稅漏稅之機.

(三)船舶大量出口影響地方稅源實現.由于自營出口船廠增值稅按"免抵退"計算應納稅金,船舶大量外銷直接造成地方可實現稅源大幅減少,部分企業長期無增值稅可繳,并增加地方財政退稅負擔,給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船舶行業維修費用稅收幾個點

加強船舶行業稅收管理的對策

一是對達到一般納稅人認定標準的船舶修造企業,一律應按規定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稅務機關可通過企業生產能力、用工量、耗電量、行業稅負、企業微觀稅負等指標開展納稅評估,并結合實地核查等管理手段,規范稅收征管.對賬證健全的小規模納稅人實行查賬征收,對財務不健全、難以達到查賬征收要求的小規模企業,采取定額征收管理辦法,賬面收入、發票聯收入超過核定銷售額的,按實申報.

二是對船舶企業加強巡查,實行先按船備案,后加工修理船舶的征管模式,稅收管理員定期和不定期深入施工現場對生產過程中邊角料占耗用鋼材進行測算,準確區分應稅與非應稅的項目的原材料耗用,做到按實申報納稅.

三是針對造船行業特點,對企業銷售收入按完成工作量進行確認,并成立專業化的船舶鋼結構加工企業,將造船生產周期進行"切割",從而實現增值稅、所得稅的均衡入庫.對在異地成立收購船舶的外貿公司,將有自營出口權的造船企業在本地由"外銷"轉為"內銷".

四是加強外來企業承包我市船舶修造企業部分船舶修造工序、工藝業務的稅收管理.對這類工序、工藝修造業務的企業或個人應持其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外出經營活動證明》到船舶修造企業主管稅務機關登記備案,沒有備案或沒有《外出經營活動證明》的企業和個人的稅收,由船舶修造企業所在地主管國稅機關實行屬地管理,按6%征收率就地繳納增值稅;一個納稅年度內連續或累計超過180天的,應按《稅務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向船舶修造所在地主管機關申請辦理稅務登記,納入正常稅收征管.發包企業應協助稅務機關加強對這類業務的稅收管理,并按《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自發包之日起30日內將有關情況向主管國稅機關報告,不報告的由發包企業承擔納稅連帶責任.

五是加強以承租場地方式修造船舶的稅收管理.以承租船舶企業場地方式修造船舶的,由承租方負責申報繳納稅收.出租場地的船舶企業應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在場地出租后30日內將有關情況向主管國稅機關報告,不報告的由出租方承擔納稅連帶責任.

上文會計學堂小編主要講述了船舶行業維修費用稅收幾個點、目前船舶行業稅收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船舶行業稅收管理的對策等三大問題,希望大家能夠融會貫通,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運用到工作中去.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