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式比對未通過或操作設備未清卡什么意思

2019-11-15 14:56 來源:網友分享
2302
一窗式比對未通過或操作設備未清卡什么意思?一窗式對比就是利用防偽稅控系統對比采集的普通發票金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否則就是一窗式比對失敗,一窗式比對失敗怎么辦呢?會計學堂小編教大家正確的比對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窗式比對未通過或操作設備未清卡什么意思

出現以上情況主要原因是:用戶先提交了申報表數據,然后才提交IC卡數據產生的結果;

出現這個種況的解決辦法:要求稅務申報大廳刪除用戶當月已提交的申報表數據,然后用戶再按正確的操作流程(IC卡遠程抄報--納稅申報表提交--報稅結果查詢并清IC卡--稅款網上劃繳),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這種情況多出現于用戶開始使用"遠程抄報系統"初期或剛更換了操作人員,因與原來的抄報稅流程有所不同,所以出現上述問題.

一窗式比對失敗怎么辦?

所謂普通發票一窗式比對:就是把利用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普通發票用的各類信息通過防偽稅控報稅系統采集,并把采集的普通發票金額、稅額匯總數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10、16欄"小計"項合計的銷售額、稅額數據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一窗式比對未通過或操作設備未清卡什么意思

具體內容如下:

利用稅控收款機開具普通發票的一窗式票表比對內容

(一)一般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7%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13%稅率"的"銷售額"乘以(1+13%),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3)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3欄"應稅勞務"的"銷售額"乘以(1+17%),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4)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6%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6%),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5)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中第10欄"4%征收率"的"銷售額"乘以(1+4%),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正常票金額-退票金額,下同)與上述還原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一)》第16欄"小計"項的銷售額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二)小規模納稅人

1.申報表不含稅銷售額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1)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3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第5欄"本月數"的不含稅銷售額乘以(1+征收率),還原為含稅銷售額.

2.一窗式比對內容

用稅控收款機管理系統采集的普通發票實際開票金額與上述還原的含稅銷售額加上《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于小規模納稅人)》中第7、9欄"本月數"之和比對,二者的邏輯關系必須相等.

注意一點:銷貨方申報納稅,所以是銷貨方比對.

上文中會計小編為你介紹的一窗式比對未通過或操作設備未清卡什么及一窗式比對失敗怎么辦,你了解了嗎?會計學堂整理出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會計知識等你來問.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圈子
熱門帖子
  • 會計交流群
  • 會計考證交流群
  • 會計問題解答群
會計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