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可分解程度為何與數據的可靠性無關?
檸檬
于2021-08-07 14:53 發布 ??2059次瀏覽
- 送心意
鐘存老師
職稱: 注冊會計師,中級會計師,CMA,法律職業資格
相關問題討論

同學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
因為二者是獨立的
不可靠的數據也可以分解的
2021-08-07 15:26:25

你好,同學。
條是可獲得信息的性質和相關性,這里提現的是相關性,并不是可靠性
2022-12-13 15:11:41

你好,同學,分解杉程度影響準確度
2021-07-12 12:00:53

你好,在信息質量要求里沒有真實性,可靠性里就包括了要真實
2020-07-31 16:58:16

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 要求內容
1、可靠性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十二條) 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可靠性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如果企業以虛假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屬于違法行為,不僅會嚴重損害會計信息質量,而且會誤導投資者,干擾資本市場,導致會計秩序、財經秩序混亂。
2、相關性(基本準則第十三條) 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3、可理解性
(基本準則第十四條) 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基本準則第十五條) 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注中說明(縱向可比)。
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項, 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橫向可比)。
5、實質重于形式
(基本準則第十六條)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視為承租企業的資產。
6、重要性
(基本準則第十七條) 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在實務中,如果某會計信息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據此作出決策,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等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的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加以判斷。
例如,企業發生的某些支出金額較小,從支出的受益期來看,可能需要在若干會計期間進行分攤,但根據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
7、謹慎性
(基本準則第十八條) 謹慎性也稱穩健性或審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持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謹慎性的應用:
1.企業定期或至少于年度終了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減值準備。(壞賬準備)
2.企業對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
3.企業對售出商品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確認預計負債、對可能承擔的環保責任確認預計負債等。
8、及時性
(基本準則第十九條) 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時收集會計信息、及時處理會計信息、及時傳遞會計信息。
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貫徹及時性原則:
一是要求及時收集會計信息
二是要求及時處理會計信息
三是要求及時傳遞會計信息
2018-10-25 17:56:35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精選問題
獲取全部相關問題信息